首页手机页面联系我们

妙于音律的蔡文姬(琴歌琴曲:胡笳十八拍、小胡笳、渔家敖•记梦)

[复制链接]
查看17536 | 回复0 | 2012-2-12 13:23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       蔡琰,字文姬,是蔡邕的女儿。她学识渊博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并受过严格的音乐教育。

       在蔡琰6岁那年的一个晚上,明月当空,树影摇曳。蔡邕兴致突来,拿出心爱的“焦尾”琴,放在琴几上,调好琴弦,开始拨弦轻弹。蔡琰正在书桌边写字,让琴声吸引,就托腮望向窗外,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。突然,琴声嘎然而止,原来断了一根弦。便问:“父亲,断的是第2根弦吧?”蔡邕一看,果然是第2根弦。他想,大概是蔡琰偶尔猜中的吧。便换好琴弦,重新弹起,弹着弹着,蔡邕故意弄断了第4根弦,问:“你知道现在是断的哪根弦吗?”蔡琰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第4根。”蔡邕大吃一惊,意识到女儿有着非凡的听觉和过人的音乐天资,从此便悉心地培养她。蔡邕不仅教她弹琴,还教给她有关音律知识和诗文写作,造就了蔡琰的妙于音律和博学多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       东汉末年正是天下大乱的时候,蔡琰跟随父亲颠沛流离。直到董卓掌权时,才结束了流离生涯。蔡琰与卫仲道成婚后不久,丈夫病故,她只好回到老家。接着,父亲因受董卓的牵连,惨死狱中。接连不断的不幸遭遇沉重地打击着她,蔡琰沉痛欲绝。这时南北战争频仍,蔡琰被虏入南匈奴部落,被作为礼物献给匈奴左贤王,成为王妃。但是蔡琰无法习惯那里的生活,虽然已生有二子,却时时刻刻思念着故乡,度日如年。

       12年后,曹操平定中原,因为和蔡邕的友谊,便用金璧赎回了蔡琰。蔡琰喜得还乡,却要诀别爱子,去留两难。最后她还是忍着骨肉分离的痛楚,回到了汉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       由于战乱,蔡邕的著作已经散佚,所编《续汉书》也未及完成。曹操让蔡琰参与《续汉书》编写。蔡琰凭着记忆,写出了四百多卷文章。曹操看后,非常钦佩,对她的书法也很赞赏。但蔡琰想到留在南匈奴的儿女,就忧伤不已。最后将难以承受的苦难经历写成了著名的《悲愤诗》,叙述了流亡后的思乡之苦,以及还乡后的思子之痛。这首诗内容真切感人,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叙事诗之一。后世琴曲中表现这一题材的有《胡笳十八拍》、唐宋琴曲《大胡笳》《小胡笳》等,后人也以此为蔡琰之作。《胡笳十八拍》是在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长期交流中形成的极不寻常的优秀作品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音频资料:


管平湖《胡笳十八拍》


吴景略《胡笳十八拍》


李祥霆《胡笳十八拍》(琴歌董宛华)


李凤云《胡笳十八拍》


余青欣《胡笳十八拍》


许健《小胡笳》


姚丙炎《大胡笳》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视频资料:

吴文光《胡笳十八拍》

黄明康《渔家敖•记梦》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该贴已经同步到 度一学堂的微博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用户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